2020 Fall 北美 Ph.D. in HCI 申請心得

Hank Lee
11 min readApr 26, 2020

--

Preface

經歷了去年一整年的準備,以及與過程中與一同水深火熱的夥伴們討論的感覺,我認為今年整體 HCI 相關的 program 的申請難度,基本上還是呼應了這幾年 CS 水漲船高的熱門度,門檻應該是有增無減。因此能達到一個理想中的申請結果,真的是非常的感恩,一路上有太多的貴人相助。

梳理這篇心得,一方面是想要趁著記憶還新鮮,把自己當初一些申請的想法和策略紀錄下來,另一方面是因為與 HCI 直接相關的申請文,在我可以獲取的資訊管道上與其他 CS interdisciplinary 領域相比算是小眾,希望這篇心得可以讓近期 (e.g., 2021 Fall, 2022 Fall) 想要申請的朋友有一些依據以及方向。

研究方向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申請結果

Admission:

[Ph.D.]

  • Georgia Tech Human-Centered Computing PhD (Interviewed)
  • Cornell Information Science PhD (Interviewed)
  • UofT Computer Science PhD (Interviewed)

[Master]

  • Stanford CS MS
  • CMU MCDS
  • UCSD CSE MS

Waitlist:

UW Information Science PhD (Interviewed)

Rejection:

  • CMU HCII PhD
  • UW CSE/ HCDE PhD
  • Northwestern TSB PhD
  • UMich IS/ CSE PhD

Decision:

Georgia Tech

Stats

Education:

  • BS in CS, NCTU Sept. 2014 ~ Jan. 2018
  • GPA: 4.19/4.3 (3.98/4.0)
  • Rank: 1/35
  • Honors: 書卷獎*5,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獎學金

Test Score:

  • TOEFL: 108 (R: 29, L: 30, S: 24, W: 25); June 2019
  • GRE: 328 (V: 158, Q: 170, AWA: 3.5); Feb. 2018

Research Experience:

  • Research Assistant, 交大資工, Sept. 2018 ~ Now
  • Visiting Researcher, 澳洲墨爾本大學, June 2019~Sept. 2019

Publications (申請當下):

[published]

  • 1*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CHI)
  • 3*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1*1st author)
  • 1*1st author second-tier conference poster

[under review]

  • 1*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CHI)
  • 1* Nth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CHI)
  • 1* 1st author HCI journal paper

推薦信:

  • 1 * 指導教授, 交大資工
  • 1 * Research Lab Director, 墨爾本大學
  • 1 * Research Fellow, 墨爾本大學
  • 1 * 大學 Mentor + TA 教授, 交大資工

心得

1. 推薦信:

paper 發不發的出去我很難控制,但我可以努力讓別人知道我是一位有潛力的研究員

如果翻閱近年在各大出國論壇上 PhD 申請的心得文,不難得到「推薦信是博士申請最重要的一環」這個結論。老實說,當我在申請時對這句話還是半信半疑,直到申請結果出爐,以及和同樣是今年錄取 HCI 方向的 PhD 申請者交流後,我不得不認同這句話。一言以敝之,大部分的錄取者都有一定的研究經驗與發表,且大部分都有和北美 HCI/ related field 教授/ 研究員共事的經驗(p.s. 很多北美的老師們都是互相認識的)。如果不想用功利/競爭的方式去看待推薦信,或許可以試者用教授們的心態去思考這件事,而這篇 ppt 文章給了一個很棒的描述:

你如果是教授,會相信你信任的朋友所推薦的學生,還是來自其他國家一個 random 的教授推薦的 random 的學生?

因此,如果你有得到北美教授/研究員的推薦信的任何機會,一定不要錯過,甚至直接說這是在博士班申請時的 first priority 應該一點也不為過。如果你已經有了這個機會,congrats! 這個經歷已經為你的 PhD 申請加了不少分,記得努力的表現自己,而合作結果能夠發表那是最好,因為這也能為這段合作經歷背書。然而很多時候研究發表不是你能夠決定的事情,但你能控制的是展現你對研究的熱忱和潛力。我自己的一些小心得是,我認為不只是在研究專案上要認真努力,在研究以外的事情其實也可以跟這些教授/ 研究員產生更多元的連結(e.g. 多找他們聊天, 吃飯),這樣也可以讓這些老師/ 研究員去認識更完整多元的你。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是很難拿到國外教授的推薦信,我自己是很幸運的在交大做全職 RA 時,因緣際會得到去墨爾本短期研究的機會,進而拿到那邊的兩位老師的推薦信。然而必須老實說,出國交流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e.g., 老師的 connection, funding)。但即便沒有出國交流/做研究的機會,基本盤同樣是要 impress 在台灣主要密切合作的老師們,讓他們感受到你是有做研究的熱忱與潛力,他們也才比較有機會真心誠意的去推薦你。如果推薦信撰寫人對於北美的老師們可能會比較陌生,研究上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精神去產出更多成果去佐證/支持這些論述。

2. Publication:

找好老師,然後努力不懈的做下去吧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 publication 常常是台灣學生申請 PhD 的敲門磚,但常常也是最難達到的門檻。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在發表第一篇論文的過程中,除了努力不懈的態度之外,大部分的因素會因為研究經驗的不足而無法掌控 (e.g., 題目的方向)。因此,最理想的狀況是找到一個願意帶領/培育你的老師,以他的指引作為依歸,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作為動能的持續向前推進。關於如何找到一位好的研究指導教授,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文章,這邊就不多再贅述。

3.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research-dense, research-dense, research-dense

申請前我認為 SOP 是非常重要的一份文件,因為他大概是所有申請素材中我可以完全掌握的部分。但如今事後回想,我認為 SOP 對於申請結果的影響或許並不大,或是可以說前面提到的兩點可能已經大致決定了申請結果。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建議如果時間還算充裕的申請者,還是可以多花點時間去構思這份 essay,我自己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審思/自我認識的過程(but in a research/professional way)。這裡想要強調的一點是,PhD 的 SOP 請務必 research-dense,至於何謂 research-dense application material,我非常建議精讀 Prof. Guo @ UCSD 的這篇 Blog: A Five-Minute Guide to Ph.D. Program Applications(包含文章中的每個連結)

4. 英文考試:

有多少時間做多少事

或許江湖上有流傳著:英文成績對於 PhD 申請者不是那麼重要的傳言,但就我自己/身邊朋友的經驗,至少在 HCI 領域,國際學生的英文很好或許真的不會幫你的申請加分,但如果有短板卻是有可能會扣分。不過這是很可以理解的,畢竟 HCI PhD 訓練過程是很難避免大量的溝通與討論。分數的部分,我自己當初是設定托福>105 (口說>23), GRE > 325 (AW 3.5),這個目標當然依照你的目標系所做些調整 (e.g. UW HCDE 要求口說≥26)。因此我的建議是,想辦法盡快達到目標分數之後就 move on,盡量把時間投注在研究相關的經歷,英文是 PhD 申請中最不值得戀戰的部分。

5. 修課

請為研究盡量保留時間

我在大學的不同時期,都花了不少時間在課業以外的事情,所以一直都養成了少修課,多做 {想做的事情} 的習慣。我認為這樣的安排對於申請 PhD 有幾點好處,最明顯的當然就是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去投入在研究上,其次是它有助於維持好的 GPA。至於 GPA 在 PhD 申請上重不重要,我未來在 GaTech 的老闆有提到,比起你的過往經歷他“不會特別在意”GPA,但我認為大概率也和英文考試一樣,高 GPA 不會讓你加分,但如果很明顯的低,可能一樣會讓人有疑慮。但如果他已經發生了,就請用研究經歷的部分加倍奉還吧!

6. 計劃:

大學提早畢業 → 當兵 → 決定Gap一年 → 全職 RA → 申請PhD

我最初的規劃其實是在大四畢業那年申請出國,當時還尚未篤定要全力申請 PhD,但為了不讓兵役影響到我的申請步調,我提早了一學期畢業國軍 online,打算退伍後全心準備申請的一切事項。但四個月的精神時光屋,非但沒有讓我的研究熱忱消失,反而讓我開始非常懷念研究帶給我的快樂,導致我在當兵期間偷偷印 paper 進去看,放假時也緊追著當時 on-going 研究進度,試圖抓住我與學術圈的那麼一點距離。退伍當天我帶著退伍令和對於研究的熱忱堅定的踏上申請 PhD 的道路上。當時我和恩師 Stanley 針對我身上的籌碼沙盤推演了一下,認為如果當年要挑戰 HCI 領域比較有名的 PhD program,在研究經歷上會是很明顯的弱項,因此我和女友跟家人溝通過後,毅然決然的踏上 gap 一年的 RA 生涯。

希望我的 path 能對於以大學畢業來申請 HCI PhD 的朋友提供一點參考,也希望有志的申請者也能夠從我的經驗中,規劃出更有效率的準備方法。我認為我的經驗也再次證明就算出國準備起步的晚,多花一點時間還是有機會達到心中的目標。回顧過去一年,我在生活中唯一很有信心的決定就是凡事以自己最大的能耐做到最好,剩下的都以最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任何結果。

7. 面試:

大部分北美 HCI PhD 申請流程中,如果過了書面資料基本上都會有面試這關(少數學校除外 e.g., CMU),我這次申請總共面了 GaTech School of Interactive Computing, UW Information Science, Cornell Information Science, U of Toronto CS 四所學校。基本上所有來面試我的老師,都是我在申請文件中有提到的老師。

我在所有的面試中都用了相同的準備策略,而這個方式很有效的協助我解決面試的緊張感和對於詞窮的焦慮感。

首先,我準備了一個大約 5~8 分鐘的短講,主要架構如下:

  1. Opening/ Self Introduction
  2. Why I do research and want to pursue PhD
  3. What I’ve done in the past
  4. What I would love to do next
  5. Why we could be a good fit

其中(1)(2)(3)的內容可以萃取 SOP 中的內容,但記得要用更為口語的方法去 rephrase。(4)的部分,我都是針對要面試的老師進行客製化,在收到面試邀請後,去閱讀他近三年左右的paper,去找一些想跟老師聊的話題,可以是 work 相關的也可以是研究方向的問題/ proposal,然後(5)再把(4)的部分跟自身做一些連結,可以是未來有機會一起 work 的方向,potential projects。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就是這個短講應該是要非常的彈性,可以任意的排列組合、伸縮,被打斷也可以隨時從任意一個地方接上。原因是大部分的老師(至少與我 interview 的)喜歡自己去掌控interview 的節奏,所以會主動提問,請你去回答他的問題,所以這些內容可能會因為老師的提問順序有些調整,但大致上問題也不會超出上面提到的五點範疇。也因為這樣,我原本是有準備 ppt,但這份 ppt 從來沒有派上用場。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你可以確保每次 interview,這些你最有把握/有準備的回答都能以最完美的姿態展現在老師面前,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內容你在準備時也是常常會前後呼應,所以內容上比起以一個一個 bullet point 去準備的回答,會顯得自然很多。

致謝

  • 謝謝恩師交大張永儒老師 a.k.a Stanley
  • 謝謝 UniMelb 的 Vas, Tilman, Ben 和非常照顧我的 PhD 們
  • 謝謝我超級 carry 的研究夥伴們
  • 謝謝一路上非常幫助我的台灣前輩們
  • 謝謝我的家人
  • 謝謝我的 partner Isabelle,謝謝妳在台灣等我的這一年對我的愛和包容,之後在美國也可以一起努力真的很幸福

祝大家一切順利!

--

--

No responses yet